近日,中國殘疾人就業創業網絡服務平臺助殘就業服務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賴偉、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就業服務處處長涂強根、中國殘聯教就部副處長周凱,教育部全國就業指導中心、百度、阿里等企業代表出席會議。宜生無憂總裁周敏、公共關系部總監杜鵬受邀參加。會上,宜生無憂被授予“2020助殘突出貢獻獎”。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宜生無憂獲“助殘突出貢獻獎”
【發布時間:2021.03.16 信息來源:世紀長河 中文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宜生無憂獲“助殘突出貢獻獎”

本次座談會主題為“聚力協作·助殘就業”,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就業服務處涂強根處長表示,作為需求方,企業充分了解殘疾人如何更好的實現就業,也清楚企業需要的幫扶和政策,這樣在制定“十四五”殘疾人就業實施方案的時候才更有針對性。
座談會上,各企業代表交流助殘就業心得,共同探討未來助殘就業新思路。
宜生無憂總裁周敏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宜生無憂在殘疾人崗位開發方面積累的經驗,以及在助殘就業領域取得的成果。賴偉主任對宜生無憂過去的工作表示出高度的肯定,并向宜生無憂頒發了助殘突出貢獻獎。

△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賴偉(左一)與宜生無憂總裁周敏(左二)
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如期實現了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殘疾人群體作為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一環,同樣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穩定實現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十三五”期間,70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如期脫貧,平均每年減少100萬人以上。
宜生無憂作為國內首創的“互聯網+殘疾人就業平臺”,自2016年推出“企業公益助殘計劃”起,多年來致力于推動殘疾人的就業安置,幫助殘疾人就業增收,實現高質量脫貧。
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打破了傳統模式下殘疾人出行不便、就業崗位供需矛盾突出、就業形式匱乏等問題,為殘疾人就業帶來新機遇,拓寬了殘疾人的就業渠道,提升了就業質量。
目前,平臺已開發遠程居家外呼崗、微信營銷員、招聘專員、企業理療師、內容審核員等數十個殘疾人創新就業扶貧崗位,通過新技術實現遠程交流與團隊協作,同時利用靈活用工的形式幫助企業增效降本。
如今,宜生無憂擁有超過300人的專業服務團隊,業務范圍覆蓋全國70余個城市,幫助近5000家知名企業雇傭1500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每年為殘疾人創造數億元收入。
除了安置殘疾人就業,在全面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方面,宜生無憂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在北京市殘聯的指導和監督下,宜生無憂通過了“北京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資質審核,結合殘疾人技能需求與市場用工需求,開展了多期職業技能培訓,包括服裝制作與配飾設計、呼叫坐席員等課程,目前以吸引數百名殘友參與。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參加培訓的殘疾人朋友能夠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沉淀為終身學習的能力。
不僅如此,宜生無憂還創建了殘疾人專屬網絡招聘平臺,提供專業的殘疾人招聘、信息匹配和崗位咨詢等服務。
此前,宜生無憂連續兩年承辦北京市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大學生專場招聘會等,為數萬殘疾人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此次榮獲“助殘突出貢獻獎”,是中殘聯以及社會各界對宜生無憂扶殘助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充分認可。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雖然目前我國已消除絕對貧困,但仍有大量殘疾人需要幫助,面對殘疾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未來,宜生無憂會加大與政府、中殘聯、各級殘聯的合作,探索更多殘疾人就業新出路,充分發揮宜生無憂在助殘服務領域方面的優勢與專長,使助殘服務更加高效和精準化。
文章來源:宜生無憂








